近年来,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,生物质能的创新层出不穷,并开始实现商业化,而我国生物质能的发展远落后于这些发达国家。《2016~2017中国新能源产业年度报告》中指出,十几年发展的经验教训表明,生物质能产品切忌单一化,产品的多元化对我国生物质能产业脱困具有重要意义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石元春提出:在当前技术、市场和政策环境还不成熟、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,形式多样的“多联产”是生物质能综合效益的一条成功之道。生物质颗粒、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、林业生物质产业的快速发展,为生物质能行业带来福音。
国家能源局发指导意见:推进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
根据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指导意见,我国将加强和规范生物质发电管理。
意见明确,大力推进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,从严控制只发电不供热项目。将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作为县域重要的清洁供热方式,为县城及农村提供清洁供暖,为工业园区和企业提供清洁工业蒸汽,直接替代县域内燃煤锅炉及散煤利用。
意见还指出,创新发展方式促进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。鼓励结合社会资本投资经营配电网、清洁能源局域电网和微电网建设,实现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并降低成本。
我国成为世界林业产业发展最快国家
国家林业局12日发布,我国林业产业5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变化和成就,成为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林业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。十八大以来,在国际林业产业形势极不稳定的5年里,我国林业产业仍然保持稳步增长,产业规模快速壮大,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。2016年,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6.49万亿元,比2012年增长2.54万亿元,增幅达75.4%。2017年上半年的林业产业总产值为2.77万亿元,预计全年可突破7万亿元,将比5年前翻一番。人造板、木地板、松香、家具、竹藤制品主要林产品的产量和贸易额均居世界第一。
5年来,我国林业产业涌现出一些新业态,一些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,扩展了林业产业的内涵和外延。森林旅游产业创造社会综合产值从2012年的4400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9500亿元,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林业朝阳产业。竹缠绕复合材料技术作为一项全球独创的竹材高附加值利用技术,又一次刷新了中国竹材工业在世界的高度。木煤、生物质颗粒、生物质气化多联产等新兴产业体现出林业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潜力,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前景可期。
根据《林业产业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,到2020年,我国林业产业的总体目标是,总产值达到8.7万亿元,实现产业发展模式由资源主导型向自主创新型、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、产业升级由分散扩张向龙头引领转变。
地址:河北省石家庄市铜冶镇工业园区
河北天太生物质能源开发有限公司